意为收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斋内两块大型石碑上镌刻着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字为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所书的正楷字体。碑高2.36米,宽90厘米,每字约10厘米见方,字体外拙内美、浑厚华丽、端庄凝秀,神韵飘逸。因欧阳修和苏轼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人的文、字同于一碑之上,实为古迹中金石之瑰宝,故被后人誉为“欧文苏字双绝碑”。
“宝宋斋”旁有滁人为纪念和感谢冯若愚、冯元飚父子保护“欧文苏字”碑有功而建的砖木结构瓦屋三间,名为“冯公祠”。
意为收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斋内两块大型石碑上镌刻着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字为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苏轼所书的正楷字体。碑高2.36米,宽90厘米,每字约10厘米见方,字体外拙内美、浑厚华丽、端庄凝秀,神韵飘逸。因欧阳修和苏轼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人的文、字同于一碑之上,实为古迹中金石之瑰宝,故被后人誉为“欧文苏字双绝碑”。
“宝宋斋”旁有滁人为纪念和感谢冯若愚、冯元飚父子保护“欧文苏字”碑有功而建的砖木结构瓦屋三间,名为“冯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