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这潺潺的流水声,就可感受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述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的意境,前方青石板砌成的两个方池,池方约三尺,池深约二尺。泉水从池中流淌,终年不涸,清澈如镜,掬而饮之,甘甜滋润。泉上竖立的楷书“让泉”碑刻,由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重立。让泉从不干涸,水温终年保持在17-18℃,“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又被称为“玻璃泉”。
听这潺潺的流水声,就可感受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述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的意境,前方青石板砌成的两个方池,池方约三尺,池深约二尺。泉水从池中流淌,终年不涸,清澈如镜,掬而饮之,甘甜滋润。泉上竖立的楷书“让泉”碑刻,由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重立。让泉从不干涸,水温终年保持在17-18℃,“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又被称为“玻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