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
免费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江南四大古镇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
三河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董寅初生平事迹展览馆、大夫第、三县桥、望月桥、望月阁、鹊渚廊桥、“八古”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
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三河古镇具有2500多年历史,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
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鹊亭 | 大王庙 | 铁佛寺 | 李忠武公(李续宾)祠 |
万年台 | 太平军城墙遗址 | 城隍庙 | 古碑 |
三县桥 | 太平军铜炮 | 南京太平天国展览馆 | - |
一人巷
一人巷,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个人通过,更因为这条小巷中走出一位世界名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杨振宁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杨振宁出生后,父亲杨武之出国留学,母亲时常带他回三河小住。父亲留学回国后,带上一家先后到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杨振宁随父在北平读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杨振宁随父母返回合肥,在庐州中学就读。为躲避敌机轰炸,学校转移到三河张家祠堂,杨振宁在三河就租住在一人巷尽头的一间民房里。三河古镇一人巷的由来尚不太清楚,不过它留给我们的,便是这朦胧的身世之谜和耐人寻味的古街古景。
杨振宁旧居
杨振宁旧居位于三河古镇南街的一古巷内。抗战期间,杨振宁随母亲来到三河,居住于此地。目前,这里是杨振宁教授在国内的唯一旧居地。整个旧居前后五进,前面两进是杨振宁教授的图片资料展览,第三进是杨振宁教授当年居住过的地方,按原样恢复,后两进主要展示杨振宁教授的学术成就。
刘同兴隆庄
刘同兴隆庄为时任三河商会会长刘锦堂的宅第,面积达700平方米,五进八厢32间,当时门厅若市,车水马龙,刘同兴隆庄生意北起六安的阴山,南至南京、上海,无比兴隆。隆庄临街是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三进为敞厅,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为居住宿舍,建筑为徽派建筑风格.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
三河大战风云馆
三河大战风云馆是反映三河大战的场馆,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风云馆为大家提供了解三河古战场和历史文化的平台,分为四个展厅,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