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19:00
旺季180元
淡季160元
联票300元
陡坡塘大瀑布位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
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
“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这是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的描述。
陡坡塘瀑布因1985年曾在该瀑布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序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唐僧师徒四人牵马过河的场景而声名远播。
陡坡塘瀑布是什么样的?
平水时,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陡坡塘瀑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
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在一鳞鳞的钙华滩面上轻盈地舞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
但当洪季来临,白水河水由于携带了大量由洪水冲下来的上游泥沙而呈黄色的浊流时,陡坡塘瀑布便消失了往日平水时的秀色,而变得异常凶猛雄壮。
黄浊的河水翻坝跌落,摧王捣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且瀑布左侧的钙华堆积而成的洞穴,在巨量洪水经过时会产生奇特的汽笛效应,发出低沉浑厚的吼叫声,故陡坡塘瀑布又称为“吼瀑”。
在陡坡塘瀑布的东侧山崖上,有一条小瀑布从芦苇丛中飞泻而下,还不等水流至地面,瀑布已散成层层水雾,从小瀑旁经过,只见晴空绵雨,横飘乱扬,并在阳光下折射成美丽的彩虹。
修长清秀的小瀑与宽阔雄壮的陡坡塘主瀑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但似乎又和谐地组合在一起,这种瀑布组合亦是不常见的。
陡坡塘瀑布的另一特色是在瀑下发育很宽阔平坦的滩面。
滩面上遍布数十个大小不同的小碧潭,碧潭浅者只有数十厘米,深者可达数米。
碧潭中还藏有鱼虾,故当地布依族人常手执网兜,去捕捞潭中的小鱼虾。
关于“吼瀑”的传说
许多年前布依人中有个孤儿叫戛陇,父亲早逝,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他长大后靠砍柴割草维持母子生计。有一年他在草丛中拾到一颗姆指大小的宝珠,宝珠放到谷箩里,一粒谷变成满筐谷,谷子常舀常有,舀光了照样满上来。戛陇母子靠能变谷子的宝物,生活日渐富裕起来,时间一长,这个秘密传遍了四乡八寨。当地有位“然首”(即布依奴隶主)打起鬼主意来。先是提出用金锭银锭“买”宝珠,戛陇自然不答应。于是然首派儿子勒然首乘戛陇母子出门干活时,把宝珠偷到了手。夏陇闻讯后,立即放下手中活追赶勒然首,两人在田间展开了夺珠大战,勒然首情急之下,竟将宝珠吞进肚里。谁知这一吞不要紧,他的肚子倒海翻江般疼起来,只有喝水才能减轻疼痛,几十个人挑的水也不够他喝,他便来到陡坡塘瀑布,伏在河岸上喝,竟一下子变成一头涌水害人的孽龙,年年兴风作浪,淹没良田好土,布依村寨成了汪洋大海。幸而戛陇带领村民们跑上山才躲过灾难。但孽龙在每年三月三还要进寨抢走一名男童。戛陇为了降服孽龙,他找来49个铁匠打成一条500斤重的大铁练,又开始练套龙术,先是套牛,再套飞跑的马,练就一身好功夫。这一年又到了三月三,夜晚孽龙照例来抢男童,被早有准备的戛陇用大铁练一下套住了龙头。孽龙被套后求众乡亲饶命,戛陇和村民们对他宣布了三条纪律:
1、铁练得带下水去,永远戴在头上,以免孽龙没有了制约又兴风作浪害人;
2、正常的洪水来时,孽龙要负责截住一部份,减少洪水灾害;
3、每次洪水到来之前,孽龙得在陡坡塘瀑布发出吼声,以提醒村民们疏散上山,避过洪水。
村民们把戴着大铁练的孽龙放回了陡坡塘瀑布。孽龙让虾兵虾将在瀑布上游造了个大深潭以收容洪水,减少水灾,每当洪峰来临前,它便利用陡坡塘瀑布上下游相通的暗洞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提醒人们作好抗洪准备,这就是“吼瀑”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