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17:00,16:30停止登记排队
免费
毛泽东同志故居,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
主要景点是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1961年,郭沫若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旧居”匾额。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在改题"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
故居建于中华民国初年,为南方农宅形式,坐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3间半,建筑面积223平方米。
右厢房第2间是毛泽东父母亲的卧室,右厢房第3间是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1925年2~8月,毛泽东偕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也居住在这里,并在这个卧室的阁楼上召开秘密会议,培养和发展了毛新梅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右厢房第1间通常是吃饭的地方,1925年,毛泽东曾在这里召开过多种小型会议。1927年初,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回韶山时曾在这里召开调查会。
故居的附近还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游泳的池塘等处遗址。1929年春故居房
屋被当地国民党政府没收,屋内家具大部分被破坏和劫走。1950年,人民政府将旧居收归国有,并按原貌进行加固维修后,对外开放。1964年在距故居1公里外新建了旧居陈列馆,后改名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面积5900平方米,陈列毛泽东革命实践活动的部分文物和照片,并负责故居的保护工作。
铜像广场
铜像广场
毛泽东主席的铜像矗立在韶山冲广场。这里背衬韶峰,是韶山冲的中心,距主席故居,毛氏宗祠、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都很近。
铜像是按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形象设计的,座西南、朝东北,主席身躯伟岸,双手握书卷,身着中山装,双眼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铜像高6米,红花岗石基座高4.1米,全高10.1米,铜像重3.7吨。基座上,江泽民总书记专门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大字金光闪烁。主席铜像广场十分雄伟,植有松、柏,而花坛中则植有冬青、山茶、月季等花卉。
广场总面积102800平方米。其中,瞻仰区1500平方米,纪念区1700平方米,集会区6300平方米,休闲区93300平方米(含瞻仰大道面积:长183m(寓意主席身高1.83米)×宽12.26m(寓意12月26日是主席的生日)=2244平方米,农田面积20亩)。
1993年12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专程来到韶山,为毛泽东铜像揭幕。随即,主席铜像前的广场上成为花的世界、人的海洋。如今,这里已是韶山最吸引游人的景点,人们在这里瞻仰伟人雄姿,拍照留念,感受一代伟人骄人的风采和无往而不前的巨大力量。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