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位于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最高海拔的丰山东北麓幽谷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琅琊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面积2.36平方公里。
山上有名贵树种和中草药数十种,其中有数百年的古柏、古银杏、古黄扬、古樱桃等。
长方形三进亭院,正门门额嵌明代在滁任南太仆寺卿的萧崇业书丰乐亭。(字允修,号乾养,云南临安卫人,原籍直隶上元。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任南京太仆寺卿。在滁写有多篇游记,有《环滁十景记》、《游醉翁亭记》、《游丰乐亭记》、《游重熙洞龙蟠琅琊》)
进入院内,花木扶疏,庭朗径明。亭右有参天古银杏,粗可数围,硕果累累,亭亭如华盖,郁郁然似青烟。原亭为16立柱挑檐翘角的四方亭,翼角高戗,如翚斯飞;檐下不饰斗拱,不施彩绘,通体端庄朴实,灵动而不失稳重。现亭为1996年重修。亭内两壁上悬挂着欧阳修《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文。丰乐亭是欧阳修来滁任知州后的第二年,即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亲自主持修建的。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又得甘甜醇润的紫薇泉水,于是欧阳修立意于泉旁山坡建亭以庆丰收。并作《丰乐亭记》,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命亭名。还在附近开辟了一片场地,作为练兵的校场,在这里训练民兵,并亲自检查训练情况。
欧阳修在建好丰乐亭后,命幕僚谢判官种植花木,美化环境,要求“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叫一日花不开。遇有公事闲暇,欧阳修自己也身先士卒,常到谷中、亭前种花植树。门前这株云柏,便是欧阳修亲手所植,历经九百多年,依旧枝繁叶茂,苍劲雄健。阳春三月,欧阳修和四乡八镇的百姓一起,在丰乐亭徜徉,踏歌“踏花”。他用“与民同乐”意识治理滁州,使得滁州小郡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而经过美化的丰乐亭,柳绿花红,春色满地,景色宜人。
“与民同乐”的“踏花”,很受人们喜爱,流传也很久远,到了数百年后的明代,丰乐亭前仍有踏花之乐。
院内还存有“欧文苏字”《丰乐亭记》碑刻两块、吴道子绘观自在菩萨石刻像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