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北京 > 颐和园 海淀区 > 颐和园
颐和园
好大的颐和园,好大的昆明湖!围着昆明湖走了一圈,花了两三个钟,大家还是坐船吧!
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 20: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19:00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30元,有半价票。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20元,有半价票。
联票
旺季:60元,没有半价票。
淡季:50元,没有半价票。
联票包括颐和园门票和园中园门票(园中园包括文昌院、德和园、佛香阁和苏州街)。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http://www.summerpalace-china.com/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康熙乾隆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瞩新楼
1914年,颐和园曾作为溥仪私产对外开放,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式接收管理,成为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谐趣园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300.8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谐趣园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

十里长廊彩绘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为宗旨,用“一种精神五种意识六个一流”的企业文化统领职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半壁桥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自2000年来颐和园先后通过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使颐和园的管理、保护、研究迈上了规范、科学、法制的管理轨道。近年来,颐和园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国家AAAAA级景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园内景色

昆明湖

昆明湖

十七孔桥
新建宫门文昌阁城关以东在清漪园时期不设围墙,只在东堤上设有堆拨看守。光绪十七年重修颐和园时加砌院墙,同时在东墙中部新建了一座宫门。新建宫门坐西朝东,面阔3间,卷棚歇山顶。门外建有南北朝房各3间,门内建有南北值房各4座。正对着宫门的东堤上,建有一座4柱3楼冲天式牌楼,正楼上东面石额曰“舒云”,西面石额曰“延旭”。1950年因修建道路,拆除宫门外的值房和倾危的牌...
查看更多知春亭 位于玉澜堂以南紧邻昆明湖东岸的小岛上,有木桥与岸相通。亭西面还有一个更小的岛,两岛之间也用桥连接。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知春亭东长桥,在文昌阁北侧,为光绪时新建。坐落在小岛正中的知春亭,四面临水,坐东朝西,重檐四角攒尖方顶。亭畔叠岸缀石,植桃种柳,冬去春来之际,此处冰融绿泛春讯先知,是园内赏春、观景的佳处。文昌阁 位于知春亭的东南面,始建于...
查看更多东宫门、仁寿殿一带景点 东宫门、仁寿殿一带是颐和园宫廷区的“外朝”部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由大殿、配殿、庭院、宫门、朝房、影壁、牌楼及石桥和广场构成。建筑群沿东西方向依次排列,按照皇家建筑的统一模式,建筑逐渐升高,空间层次由旷到聚,形成一组格局严谨、布列有序的东西轴线建筑。涵虚牌楼 涵虚牌楼耸立在东宫门外,是一座三门四柱七楼的木构大牌楼。牌楼...
查看更多谐趣园 位于霁清轩的南面,万寿山后山东北麓,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原名惠山园,是仿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建的。嘉庆十六年(1811年)改建此园后更名谐趣园。光绪十七年重建谐趣园时又有增改。慈禧太后驻园时,经常至此钓鱼游乐。谐趣园宫门坐东朝西,面阔3间,带2间耳房,歇山屋顶带硬山抱厦,面西悬挂匾额:“谐趣园宫门”。进入宫门是1座面阔3间的敞厅。知春亭 入宫...
查看更多后溪河沿岸 自西堤北端的界湖桥始,浩缈的昆明湖收拢为曲折幽深的河溪,沿万寿山的北坡,时宽时窄、时直时曲,清流宛转直达万寿山东部的谐趣园。这里的景色与前山迥然不同,像前山那样金碧辉煌的建筑,在这里都隐入苍松翠柏的浓荫之中,偶尔露出飞檐的一角。苏州街 位于后溪河中段,始建于乾隆年间,乃仿照江南苏州的水街修建的皇家宫市,原名万寿买卖街,全长约270米,建筑布局...
查看更多后山东部景点寅辉城关 位于万寿山后山中御路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城关西邻一座石平桥,下有水门。寅辉城关左控山谷,右临后湖,关前石桥横跨深涧,俨然一处雄关要塞。城关上檐3层(中层为菱形),前后12个垛口,城墙上1层城楼。城关上建筑东西向坐落。歇山顶,东面券门上石额“寅辉”,西面券门上石额“挹爽”。花承阁遗址 位于寅辉城关以东的中御路南山坡上,始建...
查看更多前山东部景点写秋轩 位于清华轩东北面的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写秋轩由写秋轩、观生意、寻云亭组成。正殿写秋轩居中,两个重檐方亭(东观生意,西寻云亭)分列两旁。为突出重点并求得建筑群体轮廓的变化,写秋轩坐落在高3米的平台上,坐北朝南,面阔3间,歇山顶。轩的东、西用斜爬山廊连系着观生意亭和寻云亭,两亭为重檐四脊攒尖方宝顶。整组建筑四周植以花木,自成...
查看更多西区景点 西区是指西堤及西堤以西的景区,这一区域是清漪园时期最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地方,重修颐和园时由于经费不足,此处大部分的景观未能得到恢复。西堤和西堤六桥 昆明湖的西堤是乾隆时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筑的。这道长堤和玉泉山、西山融合在一起,使颐和园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的拓展。西堤的修筑,增添了昆明湖的景色,使水上景物丰富多姿。在西堤柳条吐绿、桃花绽红的季节,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