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海南 > 澄迈 > 美榔双塔-

美榔双塔-

美榔双塔系元代古塔,俗称"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美亭乡美榔村东南面。据《正德琼台志》载,元代人陈道叙有二女,长女出嫁,次女出家为尼。他为了美榔双塔

纪念二女而建此塔。塔高17米,一座为平面呈六角形长层,现存六层,仿木结构0式。

概述

每层有塔檐上连平座,自一层至三层,每层檐下有圆柱12条,并设有斗拱承托着枋。从第四层起,各层只见外壁隐出半圆倚柱,开尖形券门龛内空无佛像,

美榔双塔

须弦座正中雕有带冠坐像一尊。另一座平面呈四角形,分七层,外观结构与上塔相同,但更为细腻,每层外壁内龛均雕有佛像,姿态各异须弦座上沿为莲瓣连续纹饰,四面刻有象、狮、獬豸、虎、马、麒麟等瑞善和佛教图纹浮雕,四角还雕有力士顶托,刹为相轮圆珠宝顶。双塔相距20米,均有高大的台基立于山池水中,台面四周设有栏杆,阶级。

评价

美榔双塔整体造型协调节器美观,互有变化,其刻工精巧细致,实为琼州石塔的艺术珍品。双塔四周长着茂林翠竹,溪涧叮咚,环境清幽怡静,游人身临其境地,犹如步入一方净土,大有回归大自然之感觉。

美榔双塔是海南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它不仅为研究海南古代文明发展史和建筑艺术提供直接依据,而且也具有较大的旅游观赏价值。

历史及结构

美榔双塔,又称“姐妹塔”,建于元初年代,为佛教舍利石塔,原为辑瑞庵前塔,今庵毁塔存,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为何又称“姐妹塔”?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元乡人陈道叙有二女,长灵照适人,次善长出家居庵。道叙为捐钱一千缗建立此塔,高五丈余,层檐七级,一座六角,一座四角。石工精巧。”又载“辑瑞庵在县南四十里王家都,元建。乡人陈道叙为次女尼善长施田于庵。安抚使谢图南扁名。买榔二塔在辑瑞庵前左右深田中。”从中看出生活富足、家道殷实的乡绅陈道叙为纪念长女灵照出嫁士庶,次女善长出家为尼而捐资“一千缗”为二女兴建双石塔。同时,还额外捐出田地给小女出家为尼的辑瑞庵。此行此为,尽显老父亲怜爱女儿的切切情愫。至今,姐妹塔双乔并立,婥约依旧。

民间还有关于俩姊妹的传说:姐灵照与妹善长拥有椰子“聚宝盆”,盆里总有舀不尽的米和金银,她们俩常常从“聚宝盆”里取出米和金银分发给穷苦的乡邻,为纪念两个信仰佛教的女儿而建双塔。

结构概述

姐塔为六角形,坐东南向西北,原为7层,现存6层,高17米,塔身为仿木空筒设廊0式结构。塔顶为相轮珠宝顶,每层塔檐平出弯翘,底层至三层有12柱及斗拱承托着枋。从第四层起,外壁隐出半圆倚柱,门龛内空无佛像,须弥座正中雕有带冠坐像一尊,精工巧作,造型优美。

妹塔为四方形,坐东北向西南,7层,高13米,结构与姐塔相同,为仿木单壁空筒楼阁式,造型比姐塔更精致灵秀。每层内龛和外壁雕有佛像,须弥座四周浮雕精美,有虎、马、狮、象、麒麟等瑞兽图案及佛教莲瓣纹饰,四角倚柱有形象生动的力士头顶手托。塔心室供释迦、弥陀二佛,亦雕饰众多佛教造像及装饰图案,塔身左右壁龛置六0金刚,四蟠龙石柱分立四角,一二层设廊。塔刹为仰莲座,上承七层相轮和刹顶宝珠。

双塔相距20米,分别坐落在立于池水中带石柱围栏的塔基上,每一塔基前设有月台,均有弧形引桥式石阶梯连接池外。四周簇簇翠竹,溪涧泉水积潴,怡静幽幽园圃,犹入一方净土。据说,姐姐后来还俗嫁人,故塔身供养的都是文武-雕像;而妹妹一生与佛相伴,故其塔身雕像全是佛教人物雕像。

造型风格

美榔双塔整体造型协调美观,淳古朴拙,最杰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艺术,石工精致,风姿绰约。数十尊浮雕刻工精巧细致,雕像裙带飘摇,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会世俗生活,堪称琼州石塔中杰出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双塔通体的建筑材料系采用琼北火山地区的玄武岩,建筑工艺系采用榫眼凹凸相接,条石干摆叠码不粘合的独特方式,堪称一绝。经过800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损害,主体建筑却没有倒塌毁坏,实属国内罕见。

美榔双塔旁的大榕树下,竖立着一圆首龟趺状的玄武岩石碑,原有近千字的阴刻碑文,由于800年岁月的无情风化,已无从辨认碑文的内容,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字碑,从而悄无声息的为今人留下丝丝悬念。明朝进士唐绢曾生发怀古慨叹,赋诗赞颂:“西竺原为舍利天,移来琼岛亦巍然。依稀两汉争雄日,仿佛双乔并立年。”更为浪漫感人的美郎双塔蒙上一层朦胧玅曼的面纱。

传说与艺术

美丽的传说与石塔的风格艺术,折射出海南人民的千古真情。美榔双塔不愧为中华古塔中的珍品。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为研究海南古代文明发展史和建筑艺术提供直接依据,而且也具有较大的旅游观赏价值。

注释资料

缗,为货币和计税单位。即成贯的钱,一千文为一缗。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的“算缗”。由于连年征战,西汉王朝国库空虚,聚集大量财富的富商大贾却不肯捐资以解国家之急。公元前119年特颁布“算缗令”,开始对商人、0者和手工业者征车船税和财产税。公元前110年,算缗政策停止执行。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陡水湖位于赣州西部的上犹县,因建上犹江水力发电站而成湖,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开阔处纵横达500米以上,视野宽广、波平如镜;狭窄处不足10米,仅容一舟通行。交通位于处于上犹江中游,可从上犹江
中华麋鹿园,位于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占地面积4万亩。1986年由原国家林业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准建立,90年代初开始发展生态旅游,成立中华麋鹿园景区,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盐城首个5A级
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的县城西南侧,距离兰州市区的车程约50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名山,也是兰州当地人登山锻炼、避暑游玩的胜地。兴隆山上树木茂密,有很多青松密布,山间还有溪流穿行,环境非常漂亮,是西北干旱大地上难得的
紫鹊界梯田位于新化县西部山区,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4A景区。她周边的梯田达8万亩以上,核心景区有2万多亩,正在申报吉尼斯记录。2013年5月成为中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融化
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坐落于江苏省灌南县城北1公里处的五龙口,地处五河交汇处的灌河河口。作为灌南县新兴的旅游项目景点,灌南人民充分利用《西游记》《二郎神》战略资源,总投1.2亿元,开发用地39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锦绣中华锦绣中华主题游览区景点名称1、九龙壁·山西2、莫高窟·甘肃3、龙门石窟·河南4、云冈石窟·山西5、石林·云南6、白族民居·云南7、大理三塔·云南8、曼飞龙塔·云南9、傣族村寨·云南10、景真八角亭·云南11、
小西湖位于七里河东侧,西津东路与滨河中路之间,原系明肃王府园林,名曰“西园”,几经战火,1880年,总督杨昌俊由浙调甘,再次重建,为寓不忘乡土之意,改名为“小西湖”,号称兰州古八景之一,又名“莲池夜月”。由于历史变迁
龙舟池集天地造化与人文积淀于一身,虽因每年端午在此竞龙舟而名,但除了这百舸争流的一日外,龙舟池一年四季呈现着沉静从容的人文气质。她的最精彩和珍贵之处,是环绕湖畔的嘉庚建筑。美轮美奂的学村群楼与白云日月、霞光辰星、阑珊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侧,是兰州最著名的公园之一。五泉山的历史很是悠久,因传说霍去病将军曾在山上鞭打五下打出五眼泉水而得名。如今的五泉山上泉水已经很小,但是山间修建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寺庙等,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古朴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南部,属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段,是江西省西部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曾与庐山、衡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有“衡首庐尾武功中”之称。武功山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