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0-15:00
200.00元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台办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风景区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神农故里
神农故里文化雕塑壁位于景区入口。为展现人类在蒙昧时代的混沌的文化墙,在石板上雕刻几何抽象图案的浮雕。
照壁
位于景区入口。照壁正面是中国书法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炎帝神农故里”
烈山湖水库
总库容5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00亩,为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区提供9.81万平方米的水面面积。
九拱桥
全长117米,横跨烈山湖,将景区入口和神农大殿相衔接。以九为模数进行设计,桥身由九个券洞组成,桥上栏杆间跨度和引桥长度也采用九的倍数。拱桥主桥入口、栏杆、柱头图案花纹等,采用古朴、庄重、浑厚风格造型以表现太古时代的人文精神。桥面铺装采用花岗岩火烧板,桥身及拱圈镶面采用白砂岩蘑菇石。栏杆采用汉白玉栏杆。
华夏始祖门
位于核心景区中轴线,九拱桥及圣火广场之间。主门高6米,侧门高4米,借鉴汉代早期门阙合一的形制,斗拱加以简化变幻,通过高矮区别突出主体,‘华祖”‘农宗”门上雕刻图案反映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采用青石材质,造型古朴大气。
圣火台
取材于古籍记载’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由中国美术学院于-教授设计。
石灯笼
位于齐步登天台两侧。登天台共7段,每段7步。石灯笼选用福建产上等石材,整块石材雕刻,内部楼空放置灯管,灯笼上侧用篆书刻有民族称呼,56个石灯笼代表56个民族。
盛世和谐鼎
鼎位于登天台和谒祖广场的连接处。采用青钢铸造。
七步登天台
阶梯宽18米,共7*7=49节阶梯。
谒祖广场
广场长117米,宽117米,为正方形。面积13689㎡,9的倍数。采用福建产上等花岗岩铺装,可同时容纳2万人参加拜祖活动。
八大功绩柱
八大功绩柱采用产自福建的编号606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高9、9米,直径1、27米,九九之数,示意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八大功绩柱以图腾柱的形式分布组成一组雕塑,用写实的手法,生动的画面,通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充分体现炎帝在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丰功伟绩,西侧从南到北依次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合榭而居,安居乐业;治麻为布,首创纺织;首创农耕,发明种植;东侧从南到北依次为:日中为市,首创交易;作陶为器,冶制为斧;遍尝百草,发明医药;首创耒耜,教民耕耘;分列展开一组充满诗意的画卷,富有灵巧的装饰效果,又不失庄重大方的雕塑意味。顶部雕刻盘龙和玉琮,龙是华夏民族图腾的象征。设立八大功绩柱雕塑,意在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对重拾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必将激历我们承先启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