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山西 > 晋城 > 阳城县 >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8:00-18:00 

120元/人

http://www.hcxf.cn

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午亭山庄导航图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

斗筑居

内城“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内城“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河山楼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

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河山楼内还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河山楼又名"风月楼"。

屯兵洞

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

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

陈氏宗祠

陈氏家族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结构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祠。

树德院

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

世德院为陈廷敬出生地。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图形。

麒麟院和容山公府

相府内城明代早期建筑之一,

原为陈廷敬祖父陈经济居所。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故取名“麒麟院”。 

容山公府座北朝南,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每院一正两厢,所有房屋均为硬山式双层出檐屋顶,前院为会客室,后院为内宅。

御史府

御史府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府邸。因其官居都察院御史,故称御史府。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主体建筑被建成并列两院,左为庭堂,右为内宅。

中道庄

外城”中道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冢宰第

即“大学士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三刀侧施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石牌楼

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一个主要标志。

小姐院

陈氏闺中小姐及侍从女眷居住的场所,其院落与西花园过厅相通。该院室屋顶形式采用券棚顶,风格独特,屋身低矮。

南书院

创建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是皇城陈氏子弟学文习儒科举仕进的地方。

管家院

相府管家办事和居住的地方,其房舍均为单层结构。门楣上镌刻“笃诚”二字,是相府选拔管家的用人标尺。

止园

建成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近1.1万平方米。这里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的场所。

御书楼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 ,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所建。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紫云阡

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等言论。 评论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
更多景点
菏泽古称曹州,是中国牡丹品种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牡丹栽植始于隋唐,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曹州牡丹园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名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初建于1957年,1982年10月
桂平市区以西为广西中部龙山山脉的一部分,素"乳泉摇篮"之称。因这一带系中生代花岗岩,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理裂缝之中,积水成泉。这种泉水的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含有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据说只有抗州
三国赤壁古战场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现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长江之滨的南岸(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依武汉,南临岳阳),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整个景区将古战场遗址和仿汉
董子园景区位于德州市区东南,是为纪念西汉大儒董仲舒而建。景区内以沙王河水系为脉络,建有多座灰白色调的仿古建筑,景区内有董子读书台、中国德州儒家文化展馆、“三策固本”水上牌坊、董子文化街、春晖园等景点。董子读书台是景区
容州古城是容县最负盛名的旅游景区之一,由容州府、真武阁、博物馆、开元寺、贵妃巷仿古特色街及绣江夜景等组成的仿古建筑群,是集历史文化、艺术体验、宗教活动、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真武阁为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地区,海拔2572米,系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全境山势雄伟、层
万平口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日照市东部沿海核心区域,是距离日照市区最近、最能够体现日照“蓝天、碧海、金沙滩”特色的景区。以明净温和的海水、宽阔细腻的沙滩、优美宜人的环境、明媚灿烂的阳光著称,被誉为“东方夏
白浪滩又名大平坡、太平坡,位于广西省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是江山半岛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浪滩被认为是防城港滨海旅游的首选,素有“西南第一大滩”、“中国的夏威夷”之誉。白浪滩宽2.8公里,长5.5公里,因含钛矿而白中泛黑
中国原浆啤酒体验中心(原名啤酒生肖乐园)是中国首个将啤酒文化与中国传统生肖文化相结合的工业旅游项目。它将旅游娱乐和工业生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游客耳目一新。景区内共分为有凤来仪、玉兔呈祥、欢聚一堂、龙御四海、马到成功
花果山景区位于衡山县白果镇西游洞天景区内,相传孙悟空搅乱了蟠桃会,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令二郎神捉拿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后来,孙悟空被二郎神追赶中,沿灌江进入湘江流域,被衡山境内一清幽境地吸引,这里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