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3月-10月):75.00元 淡季(11月-2月):65.00元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34公里处,与沅江相依,属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管委会管辖区域,总面积157.55平方公里,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源地处长株潭、武汉、成渝、环洞庭湖、长江中游城市群五大经济圈中部,依托常德市区以及杭瑞、长渝、二广、常吉、长张、长常6条高速贯通的先天优势,与桃花源机场、高铁、高速、水路等便捷交通,黔张常、常益长2条高铁在建,可直接通航洞庭湖,“水陆空”三级对接全国市场。到张家界看山、去凤凰怀古、来桃花源探寻心灵的归宿,桃花源、张家界、凤凰形成旅游黄金三角。
作为国务院唯一备案认可,《辞海》《词源》唯一加以注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奇文《桃花源记》所描述世外桃源原型地,常德桃花源延续千百年来桃花源的隐逸文化主题,整体呈现出"人文景观古老神秘,自然景观丰富多姿,内部景界幽奥秀美,外部景界雄浑壮阔,山水人文一脉相承"的特色。
桃花源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上古唐尧时,善卷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几十里的枉山(即今常德德山),给沅水之地带来了文化与文明。公元421年,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诗并序》,从此以后,桃花源声名鹊起,被载入史册。
桃花源文化兼修并蓄、个性独立。桃花源声名远播,虽缘起于《桃花源记》,却因不同文化元素的相继注入与融合,又极大地丰富了其原有的文化形态。早在晋朝,道教文化已在桃花源扎根,唐朝时期桃花源与峨眉、武当、南岳齐名,享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誉,是全国仅有的五个洞天福地共存地之一。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羽士高僧来此游历沉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墨迹与美谈。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田园文化、隐逸文化、道教文化、本土农耕文化等多重文化元素的相融,铸就了桃花源以傩、道、佛、儒等多样元素共生的独特文化现象。
桃花源有始建于晋、大兴于唐、鼎盛于宋的桃源观(宋时更名为桃川宫),宋代徽宗皇帝御书的“桃川万寿宫”匾额,是中国古代四大道教胜地之一,因其规模宏大,又有“华夏第二宫”之称。
有始建于唐初的靖节祠,祠内立有陶渊明石像,明末清初,以奉祀王维、孟浩然、李白、刘禹锡、韩愈、王安石、苏轼、黄庭 坚诸先贤而更名为集贤祠,祠堂正面壁上嵌有清咸丰年间石刻《桃花源记》。
有唐代刘禹锡题,明代赵贤书,清代余良栋立的“桃源佳致”碑、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桃川八方亭”即方竹亭、始建于明,重修于清的水源亭。
有历代吟咏桃花源的各类《桃花源集》、《桃花源志》等著作45卷,韵文2000多首,楹联107副,字画600多幅,民间传说40多篇,匾额碑刻多达300多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桃花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1959年,湖南省公布桃花源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省文化部门拨款修复桃花山牌坊、蹑风亭、集贤祠等。
演出时间表
竹兜舞
演出时间:每周六、周日、节假日
上午10:30 下午15:30
演出地点:寰楼
傩舞祭祀
演出时间:每周六、周日、节假日
上午10:30 下午15:30
演出地点:打谷场
茶山情景剧
演出时间:每周六、周日、节假日
上午11:40 下午13:40
秦风楚韵
演出时间:每周六、周日、节假日
上午10:30 下午15:30
演出地点:五柳馆
婚嫁巡演
演出时间:每周六、周日、节假日
上午10:30 下午14:30
演出地点:寰楼